事业单位考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常是考生比较焦虑的部分,由于知识点多、涉及面广,加上考生从中学到大学对中特理论体系的整体感受,使得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对本部分往往有学习能力不足、学习效率低以及知识点理解不透彻的诸多困惑。中特理论体系中的政治常识部分,其中的国体和政体部分,就是具有这些特点的知识点的其中之一。本文就从国体和政体的概念、相互的内在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梳理分析,以期为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提供必要的帮助。
一、国体
所谓国体,就是国家性质,也可以理解为国家政权归谁所有或这个国家属于谁的。国体标志着一个国家各个社会阶级的相互关系和在社会中的相互地位,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性质即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体。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这一规定性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国家政权的主人是人民,而且人民是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这就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具有根本性的国体的概念。
世界历史的现阶段,除了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和封建的君主制国家等国体。不同的国体,可以看出不同国家不同的国家性质和权力归属。
二、政体
所谓政体,亦称国家的形式,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实现自己的统治。一个国家的政体,体现的是一个国家内统治阶级对国家政权的运行形式,即统治阶级以以何种形式行使国家政权。根据我国《宪法》,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1954年创立以来,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对我国人民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建设事业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的权力机关,我国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都由权力机关产生并对其负责,接受其监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间接民主的一种典型形式,县区和乡镇以及的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地市、省级和全国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
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国王、天皇、女王)为国家元首,君主的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主要形式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民主共和制也是当代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政权组织形式,主要分为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只能是而且应当是民主共和制,这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所以我国的政体是,而且只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为这一制度才能保证广大的人民享有相应的政治权利。
三、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国体与政体共同构成基本的国家制度,两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和体现国体,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如上文所述,国体的内容代表一个国家的政权归谁所有, 国体规定着一个国家内的各个社会阶层的相互关系,而政体则是表示统治阶级如何行使自己的主人的权力政权在一个什么样的模式下运行,所以国体的性质决定一个国家的政体,国体和整体的关系就是内容和形式、内在属性和外在模式的关系。
2、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同一国体可以有不同政体与之相适应,但政体仍然是国体决定条件下的政体,仍然是反映一定阶级内容的政权组织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国体相同的国家比比皆是,如美国、英国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国体相同,但他们的政体则有很大的不同,美国是民主共和制、英国则是君主立宪制。一个国家的政体只是其政权组织形式,是一个国家外在形式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是由国体决定的,这一点不变。政体的形成,在国体这个根本规定性基础上,还有其他很多影响因素,如历史文化传统、具体的国情等因素,都会对一个国家的政体产生深远影响,所以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就不难理解了。
3、一个国家采用什么政体,除了由这个国家的国体决定外,还受到这个国家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和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这一点也是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外延,每一个国家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不同、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甚至思维习惯,所以在每一个国家历史沿革中,形成不同的政体是历史普遍现象。
总之,国体和政体就是以对内容和形式、内在规定和外在表现的相互关系。中特理论中政治常识的考察,涉及国体和政体的考察方式往往集中在国体和政体自身的概念和内涵上,相互关系考察较少,所以考生在复习这一部分的过程中,重点理解和把握内涵和我国国体政体运行模式这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