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段时间的备战复习,相信考生对申论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或许部分考生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申论作答思路,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考生在申论作答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误区,导致作答质量不高,那么考生到底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才能让自己的复习事半功倍、顺利发挥出自身水平?以下,华政教育专家总结了考生复习过程中较易出现的问题并为大家提供了突破技巧。
问题一:阅读材料不精准,审题不够仔细。
众所周知,给定资料是申论试题中所占篇幅最大的一部分,阅读材料是申论作答的基础,试题是阅读理解材料的指针,但是部分考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短时间内提取的作答要点不够精准、不够全面,有的考生甚至在审题的时候已经审偏了,就更谈不上“作答准确”了。
【突破技巧】
阅读材料也是有一定技巧的,不同材料所应用的阅读方法是不同的:
第一,信息分类法。信息分类法是对材料所蕴含的信息按性质进行分类,看是属于问题描述类的、问题分析类的还是政策表述类的,从而正确区分材料的类别和作用,建立对材料的总体认识的方法,通过认定材料是讲什么的,包含哪些信息进而明确材料对应哪些问题,这是最直观而快速的阅读方法。
第二,词汇提示法。词汇提示法是借助词汇提示,把握材料中的关键和重要信息,从而认识材料的意义和价值。比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最近说,全世界新增加了1亿缺粮人口”。再比如:“广东的成功也是中国的成功。然而,广东的问题也是中国的问题”。这里的“说”和“然而”都属于重要的标志性词汇,从这些词汇的前后语句中,往往都能发现重要的观点或结论,这些都是作答要点所在。
第三,节奏阅读法。有些材料需要我们细读,有些材料则没有这个必要,毕竟考试时间有限。比如一些数据型的材料我们采用跳读法即可,数据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数据所要表达的观点或要描述的事实,我们只需看材料的前一句和后一句;再比如一些案例型的材料可以采用快读法,只需要着重去看该案例的主体、主体的处境、采取的措施、产生的结果以及由此得到的推论。
第四,题文对照法。边看题边阅读材料,这样阅读会更加有针对性,也更方便提炼对作答最有价值的部分。
第五,点画圈注法。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标记出对于作答有关键作用的部分,这样不仅节省考试时间,也更能帮助我们找准答题点,保证不会遗漏要点。
问题二:归纳概括高度不够,对材料的的归纳仅仅是一些简单的描述。
之所以说高度是归纳概括类试题的一项根本要求,其依据来源于“归纳概括”的本质。简单说来,“归纳概括”就是要提炼出若干事物的共同特质,而后再用凝练准确的文字将其表达出来的过程。从思维的角度说,就是从特殊到一般、从较小范围的认识上升到较大范围的认识、从较低层次的认识上升到较高层次的认识的过程。而这个上升的过程,则正体现出了高度所在。而绝大多数考生在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仅仅限于对一些材料实物的简单描述,并没有答出“归纳概括”的本质所在,显然是得不了高分的。
【突破技巧】
第一,深入腠理,揭示实质。要从对问题本质的把握上,从体制机制的深度上将材料涉及的问题连根拔起,这就彰显了答题者深刻的理性思维和高度的概括能力,对深度的挖掘正是这一招的关键所在。
第二,提升层次,拔高结论。对材料内容或问题的概括一定要言简意赅,我们可以先用一句总括性的语言来作为点睛之笔,一语道破天机,简明直接地点明问题所在,也能使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即能把握住我们的答题要点所在。随后再点缀上一些较为具体的表现,使答案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这招的高处就在于“跳出了崇山峻岭,识得了庐山真面目”。也即把层次由一些琐碎的表象提升到了全局,结论定得高,且定得准。
问题三:没有准确把握住材料所表达的意思,分析问题时脱离材料,观点不明确。
综合分析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所提供的材料能否根据所掌握的有关理论知识给予综合、归纳,并进行科学的评价。很多考生作答思路很混乱,对问题的判断没有明确的观点,也没有一个正常的逻辑顺序贯穿于整个答案当中。虽然要点很全,但是没有清晰的作答思路和合理的作答顺序,阅卷老师在阅卷过程中也就找不到答案的要点所在,不知所云,所以给出的分数仍然不高。
【突破技巧】
考生要能根据材料和题目的要求,引申出自己掌握的有关基本知识或观点。
第一,注重联系实际,材料归纳出来后,用相关的理论知识为依据做出分析。
第二,结合理论分析问题时,要尽可能全面一些。材料涉及几个点,答题时就要将这几个点答全,每个点不需要展开太多,但要把基本要点说到。解答材料题时,尤其要注意层次和逻辑,不要自相矛盾,在答案中最好把观点一一罗列出来,便于阅卷教师找到要点。
问题四:提出的对策针对性不强,没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对策拟制是公考申论测查的重点之一。它要求考生不仅要具备从材料中发现并形成对策的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处理公文的实践能力。很多考生对对策拟制束手无策,感觉无从下手。还有的考生在考前积累了大量的理论背景,却反而造成作答时脱离材料,对策很漂亮,但没有与给定材料相结合,毫无针对性;有的考生能大概列举出几条对策,但是对策的内容却很抽象,不够具体,这样的作答不深刻,不具备可行性,也不具有可操作性。
【突破技巧】
其实,对策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或者有一定的来源,直接从来源中提取对策;或者有合理的依据,通过对依据的观点或做法进行引申、演绎形成。因此,考生的备考并非漫无目的,而是有章可循的。华政教育专家总结如下技巧:
第一,明确给定角色。申论写作的重要特点就是命题者预先给了应试者一个确定的角色。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这个虚拟身份,即处在一个什么样的职位上提出方案,一定要从政府立场出发,利用政府的引导、鼓励、支持、监管等手段提出对策。
第二,明确方案的针对性。也就是要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方案,所提对策方案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一方面应该与给定材料的倾向性相吻合,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前面概括材料所提出的主要问题,切中要害。
第三,明确方案的可操作性。对于任何政府部门而言,对任何社会问题的一个对策方案,不管它有多完善,如果没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就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其一,对策方案要明确执行主体,即制定出来的方案由谁去执行,“问题”要有明确的“归口”,对策方案要有直接解决问题的政府部门或职能部门去处理与落实。其二,对策要有明确执行步骤,即制定出来的对策方案怎样执行,不能只是大的原则,让人感到无所适从,而是要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步骤、方法,要能够付诸实施。其三,对策方案要明确执行时效,即制定出来的对策方案何时实施,要认真考虑其时效性,不是遥遥无期的许诺,而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其四,对策方案要明确执行的条件,即制定出来的对策方案在什么条件下实施,必须充分考虑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如果提出的对策方案在现实中不具备实施的主观条件,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问题五:议论文写作没有思路,总论点不突出,上下文逻辑连续性不强,思维混乱。
申论的文章写作可谓是申论考试的重头戏,也是大多数考生谈之色变的问题,部分考生因为从材料中提炼不出有用的信息,写作更是没有头绪,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总论点来支撑整篇文章,结果导致总论点与材料主题脱节,写作的要点也是零零散散,不是偏题就是结构混乱,这样是很难拿到高分的。
【突破技巧】
申论本质上就是一种公考思维,特别是对于占据“半壁江山”的大作文而言,表面上看似乎考查的是考生的写作能力,实际上回归到公考大纲本身就会看到,所谓申论,“主要通过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可见,“文字表达能力”只是申论考查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在于文字表达的“骨架”,也就是华政专家常说的“申论思维”。
申论写作思维就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到的思路,我们常用的是“三步走”原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第一步,提出问题,概述材料,引出论点。抓住给定材料所揭示的本质问题,针对问题的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相关的对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第二步,分析问题,分析原因。即为什么论点是正确的,阐明论点所以正确的根据;第三步,解决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即怎么样解决论点提出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在阐述“为什么”时,应找出一个或几个理由,说明论点的正确性。在阐述每个理由时,应采取讲道理、摆事实相结合的方式,即先讲道理,然后从所给材料中或社会现实生活中,找出具体事例来证明所讲道理的正确性。有了这三步做支撑,我们的议论文看起来才会论点突出,结构完整。
2015河南选调生考试申论备考:作答五大常见问题突破技巧
2015-03-22 18:04:18 来源: 评论:0 点击:
通过一段时间的备战复习,相信考生对申论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或许部分考生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申论作答思路,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考生在申论作答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误区,导致作答质量不高,那么考生